微令 > 活动首页 > 微令简介
微令简介

微令是一个互联网软件服务平台,专门为各类组织搭建指令管理系统(CMS)。CMS是指令管理理论的工具化软件,也是微令的基本运行载体。它的搭建方式有两种:SaaS公共平台和私有化部署。

微令提供的是“面向整个组织的”全流程服务,不仅包括“工作任务(正指令)”、“工作请示(负指令)”、“工作求助(平指令)”等指令管理专业模块,还包括工作流、工作日志、公文审批、内部社交、人事考勤等诸多现代办公功能,同时还兼有个人空间、同事圈、生活区、论坛等文化平台。可以说,微令是一个将思想、制度、技术、文化有机融合的“组织效率中心”。

微令同时具备电脑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,可以实现案头和移动端同步操作。

微令的功能特点

( 1)建立内部诚信体系,提升组织效率;

组织内部的诚信,是指组织成员之间“言而有信”的行为规范。可以说,内部诚信缺失,是组织效率低下的根源,也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。然而,诚信作为一个“道德范畴”,是“不好管的”。微令为改变这种现状铺平了道路。诚信的背后是契约。只要建立契约并完整履行,则诚信一定实现。微令中的每一条指令实际上都是契约,从逻辑(承诺)、技术(时间)和制度(罚单)上讲,这些契约都有获得完整履行的保证。此种保证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,让诚信从原来的“道德范畴”转化为“技术范畴”,从而变得“可控、可管”。因此,微令通过有效的“指令管理”,建立起组织内部的诚信体系,进而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执行力,最终实现组织效率的倍增。

( 2)强化时间管理和痕迹管理,提高工作透明度;

微令中的每一条指令(比如某工作任务),实际上就是一项工作的管理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始终贯穿着一条时间主线,对“回复”、“完成”等工作节点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,并通过“罚单”等制度功能,严格予以保证,进而真正强化组织成员的时间观念,实现高效时间管理。

此外,微令在“追溯历史”方面运用自如,可以借助“综合查询”功能中的各种分类方法(关键词、时间、角色等),对过往工作信息进行精准检索。确保“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做的任何事,都有案可查”,进而实现细致入微的“痕迹管理”。显然,这对组织的经验总结、数据分析以及工作追责等方面均大有裨益。

( 3)完善考核机制,提升办事效率;

“罚单”功能是微令作为指令管理运行平台的重要特点,可以实现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与信息化手段的对接。不可否认,没有制度上的“惩戒”,任何管理软件只能停留在“信息沟通”的简单技术层面上,而无法实现“指令有效从而组织有效”的根本目的。因此,微令的罚单功能在整个组织管理流程中地位十分突出。通过这一功能,确实可以起到督促和提醒大家按时、按要求完成工作的作用,效果显著。微令的罚单模块充分考虑了不同组织对处罚方式的不同“偏好”,既有“罚款”的刚性方式,也有“罚分”的柔性方式,可以任由组织在使用微令的过程中选择。微令的罚单功能实际上并不有悖于人性化的管理需求,当某组织成员接到罚单后,如果他认为有客观理由去解释形成罚单的原因,他可以在罚单模块中进行“申诉”操作,申诉理由将会提交有关管理人员和上级领导,一经审核认定,原罚单撤销。这充分体现了CMS“实事求是、宽严并济”的人性化管理特性。

( 4)微令杜绝“上级不作为”;

微令的“工作请示”模块很有特色,充分体现了指令管理有关“指令面前人人平等”的基本理念和原则。因此,在微令平台上,上级领导接到下级的请示,如果“接受”,也要进入“倒计时”状态,并且“言必行,行必果”,否则同样会受到处罚。这事实上解决了管理机制中“上级不作为”的瓶颈问题,对组织效率的提高意义重大。

( 5)微令打造的是“掌上组织”;

微令以CMS为载体,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,集成了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指令信息,并对每一条指令(事件)的人物、内容、时间以及送达、执行、结果等要素进行了实录,事实上就是整个组织的动态缩影。而且,借助移动互联技术优势,这个缩影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。因此,微令就成了可以握在手中、带在身边、超越时空的“掌上组织”。这个“掌上组织”让人们既可以随心所欲地“回放历史”,又可以随时随地的“谱写未来”;它既是“事”的“关联圈”,又是“人”的“协作圈”,故而能让组织的一切尽在“掌握、掌控、掌管”之中!

( 6)实现无纸化绿色办公,优化审批流程、提升审批效能;

微令包含诸如人事管理、行政审批、公文收发、档案管理、文件传阅等许多办公自动化功能,可以帮助组织实现无纸化绿色办公,满足组织的综合办公需求。尤其是微令的审批功能,可以帮助组织优化审批环节,提升审批效能。

微令的审批功能涵盖人事类、行政类、营销及采购类、财务类等多种类别,共计十五个常用审批表单,并支持用户根据组织特点自定义编辑及新建表单。通过清晰、规范的审批流程,可以大大缩短审批周期,提高行政审批效率。

( 7)增进工作交流,提升组织沟通能力。

微令在沟通交流方面的功能很有特色,主要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。诸如工作任务、工作请示、工作求助等模块均属于正式渠道,这些渠道的交流必须按照制度或程序的要求进行,并且还对应着“罚单机制”;诸如聊天、论坛、个人空间、同事圈等模块则属于非正式渠道,这些渠道的交流是随意的,没有硬性的规则要求,也不对应着什么规章制度。前后两种形式,可以比喻为“办公室交流”与“咖啡厅交流”之间的关系。其中,非正式交流又分为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两种:

(1)聊天属于直接交流,无论是私聊还是群聊,都是同事之间“你一句我一句”的直接沟通,论坛也是这种性质;

(2)个人空间、同事圈则是自我创作、自我展示的阵地,是用来供其他同事浏览、观看、欣赏、学习、评价的,因此属于间接交流。

无论哪种交流形式,都从不同角度强化了同事之间的协作关系和感情关系。毫无疑问,这对组织的业务管理、文化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均大有裨益。

此外,上述交流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、丰富多彩的,可以是文字,也可以是图片、语音、视频;可以是直接发表的,也可以是“引用”、“批注”、“置顶”的,还可以是@某人的;同时还有“分享”、“收藏”等形式。